您的位置

弹弓子做出科研设备,兴趣缔造的国家院士——毛二可

弹弓子做出科研设备,兴趣缔造的国家院士——毛二可
《法晚》 文并摄/ 记者 李洁

    “‘文革’时批判我走‘白专道路’, 我觉得自己并不是像大字报里说的那么坏;后来又有不少媒体报道我、表彰我,我觉得自己也不像文章里写的那么好。” 
      …… 
     今天上午,面对大批蜂拥而至的记者,毛二可,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谈到在雷达研究上做出重大贡献,毛二可把其归功于国家的支持和年轻一代科研队伍的壮大。
     而古稀之年仍然坚持工作、一周七个工作日、寒暑假不休息、每天实验室里早来晚走……在毛二可自己看来,不过只是在干一件愿意干的事情,兴趣使然罢了。“工作和兴趣是连在一起的,所以加班加点不休息并不算什么牺牲。工作上有一点进展我都很高兴。”
     有兴趣作支持,让毛二可在枯燥的雷达实验中总能灵光闪现,想出一些出人意料的“歪点子”。在靶场进行雷达跟踪测试时,用什么来模拟动目标是平日难以解决的难题。以往采用飞机当目标,一次实验就需20万。 而成千上万次的实验,花费可想而知。
     想到儿时玩的打麻雀用的弹弓子,毛二可灵机一动,以此发明了一种大弹弓。它可以打出钢球做出导弹“飞行”的效果。这个充满童趣的“设备”, 解决了平日实验中难以解决的模拟目标问题,也节省了十分有限的科研经费。 
     为了培养年轻人,在获奖人员名单和学术论文署名 ,毛二可一次次地把自己的名字排在学生后面,甚至不署名。腾出学校为院士提供的条件好的办公室,给年轻教师和学生们用。

主动退居二线,放手让年轻人但担子。
    毛二可院士对人才的爱惜,让不少年轻的科研人才放弃国际通讯公司的高年薪,选择跟着毛二可一起做研究。“这里的发展环境好, 承认年轻人的成绩。成长速度快,工作起来都有奔头。”一位年轻的博士告诉记者。
     目前, 以毛二可院士为学术带头人的北京理工大学雷达技术研究所有博士及硕士研究生近300人。承担了独享雷达信息领域的一些预研项目。 获国家发明奖5项,部级重大科技进步奖20多项。 发明专利10多项。